<tt id="jwegi"></tt>
    1. 合作模式Cooperation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 微信二維碼 【 微信掃碼咨詢 】
      • 0512-68130861-809
      • 0512-68130861-803
      當前位置:首頁 > 合作案例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中德學院

      中德合作辦學模式簡介:

      中德合作辦學旨在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引入中國,并進行本土化改造,取長補短,在中國多個中職或高職院校成立“中德學院”,建立集理論和實訓教學為一體、實訓為主導的職業教育基地。旨在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水平,為中國工商業、手工業等領域的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一、以臺州職業技術學院——中德學院為例:

      1.學院簡介

      中德學院由臺州職業技術學院與蘇州易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德國bbw教育集團(bbw Bildungswerk der Wirtschaft Berlin und Brandenburg)三方攜手打造,成立于2017年初,是隸屬臺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二級學院。中德學院致力于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本土化,打造區域職業教育典范和標桿,培養服務地方中高端產業或產業鏈中高端的國際化技術應用型人才。

      2.開設專業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數控技術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

      3.學制:三年

      4.培養模式

      結合區域制造業向產業價值鏈中高端發展的需求,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引入德國工商業聯合會(IHK)的優質教學資源,設計包含基于德國《框架教學計劃》學習領域的理論知識的建構、基于《培訓條例》職業行動領域的實踐技能的掌握和基于德國“工匠精神”的職業素養的培育三個層面的理念目標體系,構建以“關鍵能力”為課程目標,以“職業標準”為課程內容,以“教學模塊”為課程結構,以“最新技術”為課程視野,以“職業崗位”為課程核心,具有德國“雙元制”特色的課程體系,通過德國外教和中方教師的聯合授課,采用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實施德國工商業聯合會(IHK)第三方考核評價機制,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行為能力。

      5.中德合作模式辦學特色:

      國際化師資隊伍:中德學院的師資隊伍由德國資深培訓師、優秀骨干教師、技術精湛的企業培訓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共同組成穩定協作的國際化教師團隊,其中有17名教師具備德國工商業聯合會認證的培訓師資質證書(AEVO)。

      德國項目制教學:與傳統的以知識點為模塊的教學不同,德國項目制教學以行動能力為導向,將知識點和技能劃分到具體的教學項目和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項目和教學情境中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有助于培養學生全方面的職業行動能力。

      實訓教學占主導地位:教學內容貼近企業模式,因此實訓教學在日常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理論課程圍繞實訓教學內容展開,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同時,中德學院學習型工廠(見附件圖片)的場地安排和教學設施設備接軌國際,滿足1人1工位的實訓實踐教學要求。

      雙證畢業:2018年德國萊比錫工商業聯合會(IHK)臺州考試中心(見附件圖片)正式設立,學生畢業前須參加由德國萊比錫IHK組織的結業考試,通過考試后將獲得全球范圍內認證的職業資質證書。也就是說,學生除獲得全日制??茖W校畢業證的同時,還可考取德國通用、國際認可的IHK職業資格證書,就業競爭力雙倍升級。

      學生個性化發展:中德學院引進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在德國,培訓崗位主要由企業提供,企業進行的職業培訓主要依賴于企業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各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而不是根據青少年的教育需求。這對于學生來說,這種培訓缺乏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未來的職業變動缺乏靈活性。因此,中德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寬基礎,關注學生的職業素養和人文素養,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德國文化體驗周”和“中德大講堂”,邀請知名學者、企業家、優秀校友來校講座交流,致力于開發學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6.校企聯合培養

      學生在被學院錄取之后會根據學院最新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和企業培訓方案進行校企聯合培養,這使得學生會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就業目標,較強的學習動機和主動性。學院致力于將每位學生培養成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職業技能人才,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也大大提高了職業人才的培養效率。

      1)校企合作:

      學院將當地產業和實際教學相結合,致力于打造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一體化的一體化的經營模式,現已實現多個校企合作項目:

      “精英計劃”:學院成功申報德馬吉森精機有限公司“DMG MORI”教育部校企合作項目,建設“DMG”多軸數控實訓室,探索開展數控多軸加工高端精英人才的合作培養,服務區域制造業轉型升級。

      訂單班:學院與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凱華模具有限公司、綠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試點成立了2+1模式的“雙元制”訂單班,企業出資承擔訂單班學生培養費用并設立獎學金,校企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實行雙班主任管理,為企業量身打造培養“技術骨干”層次的后備人才。

      2)產教融合

      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員工培訓、科研力量、信息咨詢。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崗位、設備、真實的教學平臺及適當的經費支持。兩者共同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體系,共同組織實訓教學,共同編寫專業課程校本教材,共同組織和加強對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

      3)以企業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中,企業在培養人才方面占了主導作用,學生三分之二的學習時間均在企業當中,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更貼近企業的需求,因此中德學院未來將逐步改變目前校企合作中學校為主體和主導的局面,進一步發揮企業在職業培訓中的主體作用。

      7.高質量就業:

      學院將推動學生的高薪體面就業。通過相關證書考試的學生,可額外獲得推薦到外資、合資企業或臺州當地優質企業就業的機會。

      目前,首屆149名畢業生中,目前已有110余名同學在上市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及臺州本地優質企業頂崗實習,學生在企業表現處良好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能,獲得了企業高度贊賞,將實現高質量高薪就業。


      二、中德辦學項目中的企業合作方—蘇州易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人員入駐:臺州職業技術學院與蘇州易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設了中德學院,學院總體運營以企業化的管理方式進行。易北教育在中德學院有多名常駐人員,負責項目的管理并參與到日常教學中。常駐人員包括一名項目經理、三名翻譯和三名培訓師:

      1)項目經理具備豐富的項目經驗,負責現場的實訓管理,協調三方合作,實現項目的穩定運營;

      2)翻譯負責配合外教的教學工作,對接德國資源;

      3)培訓師具有豐富的企業工作經驗,負責主導各個專業的實訓教學工作,致力于促進產教融合和開發符合產業需求的教學載體。


      2.企業化的人員管理模式:整個學院實行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對學院所有在職人員進行定期地績效考核,有助于調動學院所有教師的積極性。


      3.教學載體的開發:公司致力于開發以德國項目制教學法為原則,以學習領域為基礎,以職業行動為導向的教學載體,用于服務中德項目的日常教學活動。


      4.高質量就業:公司長期與相關領域的企業保持聯系,發掘合作企業和外資企業,促進學生的高薪就業。


      5.開發德國資源:

      公司與德國第一和第二大職業教育集團:巴伐利亞州bbw,柏林和布蘭登堡州bbw均保持良好合作,致力于引進德國師資團隊、教學載體以及相關權威證書。

      德國技能留學和就業項目:

      蘇州易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對接德國教育資源,為學生開放更多的學習和就業機會,與中德國際教育研究發展中心(CDI GmbH)合作開展了多項短期游學和技能留學項目,將有意向出國留學或就業的學生送到德國,感受德國工業和文化。


      附件:

      中德學院學習型工廠場地:


      1608023493.jpg


      1608023514.jpg


      1608023535.jpg


      1608023613.jpg


      1608023629.jpg


      6.jpg



      1608023651.jpg


      1608023702.jpg



      校企合作:

      1608023721.jpg


      1608023740.jpg



      IHK考試中心:

      1608023760.jpg


      97中文人妻免费观看_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久久_国产天天视频天天看片_亚洲精品专区爆乳
        <tt id="jwegi"></tt>